目前相关部门认可的助贷业务行为,是平台可以向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提供获客与前端风控服务,涉及信贷审核核心环节的风控环节必须由银行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自主完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位导流平台负责人李强(化名)感慨说。
随着互金行业监管趋严导致越来越多地下高息现金贷等互金平台相继退出市场,他的生意正变得格外艰辛。
“今年前7个月,我们有5个月度运营亏损,只有2个月勉强维持盈亏平衡。”李强透露,究其原因,一方面大量地下高息现金贷平台“离场”令导流平台失去利润最丰厚的业务,另一方面持牌金融机构、银行与大型互金平台鉴于经济增速放缓与消费金融行业动荡,纷纷收紧放贷门槛,令导流平台投入产出比骤降。
“这些天平台内部一直在讨论未来路在何方。”李强说,有管理层建议继续做大贷款超市业务,毕竟市场不缺乏激进的地下高息现金贷平台,他们愿意支付较高的获客佣金;当然,也有管理层则建议,将助贷业务彻底转型。
目前,这两项建议都被搁置。原因很简单,在当前强监管环境下,地下高息现金贷平台最多“昙花一现”,导流平台不希望因业务合作而拖累自身品牌声誉;而助贷业务若涉及平台缴付担保金等抽屉协议,是监管部门不允许的,但这导致助贷业务转型征途走起来相当艰辛。
生存窘境
多位导流平台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日子不好过”,究其原因,大量地下高息现金贷平台离场,导致导流平台以往的业务模式遭遇极大冲击。
具体而言,原先导流平台通过向第三方流量平台购买大量流量“获取”借款人资源,再根据借款人自身信用评级,贷款需求以及所能承受的贷款利率上限,向互金平台、地下现金贷平台、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等提供导流服务,帮助后者获客并收取相应的佣金。
“地下现金贷平台给出的获客佣金相对较高,有些高息平台一口气给出300-400元/人,足以覆盖流量购买成本并创造可观的导流利润。”一位导流平台业务总监透露。然而,随着强监管与众多地下高息现金贷平台被“查处”,导流平台正失去最丰厚的现金奶牛与利润来源。
“现在有种腹背受敌的感觉,一面是流量采购成本持续上涨,一面是导流业务收入因地下现金贷平台离场与众多持牌金融机构收紧放贷门槛而大幅缩水,其结果是导流佣金收入根本无法覆盖流量购买成本,做一单亏一单。”他透露,目前不少导流平台都面临入不敷出的经营窘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因为部分导流平台迅速转变运营模式,他们先与流量平台合作获取流量与借款人资源,再根据借款人借款需求“导流”给不同消费金融机构,由后者以利润分成形式向流量平台、导流机构支付相应的流量采购与佣金提成费用。
“如此,我们从持牌金融机构与银行差不多能拿到1-3元/人的利润分成,从大型互金平台能拿到5元利润分成,基本能确保导流业务不会因入不敷出而亏损。”李强向记者透露,不过,这种后端利润分成的业务模式能否覆盖导流平台整体运营成本,仍存在巨大变数,近日他所在的导流平台出现不少员工离职跳槽,似乎预示他们未必看好这项全新的导流收费模式未来发展前景。
更令他烦恼的是,这项基于后端利润分成的业务模式,同样没能赢得多数流量平台的认可。
“整个流量合作谈判过程格外艰难,不少流量平台依然坚持落袋为安的经营策略,即要求导流平台直接支付流量采购费,不愿引入利润分成模式。”李强向记者透露,这导致当前导流平台的流量资源随之缩水不少。
“没有流量,我们导流业务等于形同虚设,生存就会成为大问题。”他直言。
转型“无门”?
为了摆脱当前的经营窘境,李强所在的平台内部一直在讨论业务转型方向。
“过去一段时间内,平台管理层形成两种建议,要么继续做大贷款超市业务,抓住地下现金贷平台层出不穷的机会渡过经营难关,要么直接转型为助贷机构。”他告诉记者。不过,前一项建议很快被否决,原因是当前相关部门正加大对地下高息现金贷平台的关停与违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靠它们扭转经营窘境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甚至可能拖累自身品牌声誉受损,而转型助贷业务的建议在多次讨论后,最终被搁置。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发现不少此前计划转型助贷业务的互金平台近期对“助贷平台”三缄其口,似乎预示相关部门对助贷业务正酝酿新一轮规范措施;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不少银行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要求他们先缴付一定额度资金作为“坏账风险兑付担保金”,即一旦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提供的助贷资金坏账率超过合同约定的比率,他们有权动用这笔担保金“消化”高出约定坏账比率部分的坏账金额。
“但是,这种做法属于抽屉协议,不受监管部门认可与支持。除非助贷机构拥有融资担保业务牌照或得到信用保证保险支持。”一位助贷平台风控主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相关部门认可的助贷业务行为,是平台可以向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提供获客与前端风控服务,涉及信贷审核核心环节的风控环节必须由银行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自主完成。这意味着助贷机构只能在利润分成环节分得“较低”的比重,无法通过“担保+助贷”获得更丰厚的利差收益。
“现在真的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李强坦言,随着近期又有一批员工递交离职申请,他担心自己的这次创业征途最终可能惨淡收场。